《中国糖尿病杂志》官方网站

20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糖尿病杂志 > 2009年 > 5期

基因突变的无虹膜症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来自:中国糖尿病资讯网  编辑:zhaochun|点击数:|2011-10-10

·执行主编专栏·

作者:陈园园 宋书娟 洪天配 刘英芝 任国成 文锦华 李凌松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1072,30700879,3087125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62067);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6CB503900);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2A112)

作者单位: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陈园园、宋书娟、洪天配、文锦华、李凌松);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眼科(刘英芝、任国成)

通讯作者:洪天配,E-mail:tph066@bjmu.edu.cn

【摘要】目的探讨PAX6基因突变的无虹膜症患者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并阐明其病理生理学特征。方法一个PAX6基因突变所致的无虹膜症家系包括19名健在的患者和4名无突变的正常成员。16名无虹膜症患者参与本研究,4名无突变的家系成员和12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8名无PAX6基因突变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另一个对照组。通过OGTT,分析血糖、总胰岛素及胰岛素原水平的变化,采用胰岛素耐量试验(ITT)检测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在16例PAX6基因突变的无虹膜症患者中,FPG与NC组无显著差别,OGTT 120min血糖显著高于NC组,其中糖耐量受损(IGT)5例和DM 4例。PAX6基因突变患者的BMI均<23,胰岛素敏感性未见明显降低,OGTT 30min总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但胰岛素原/总胰岛素比值显著高于NC组和T2DM组,并且在糖耐量正常时即可见到这种变化。结论PAX6基因突变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大多表现为负荷后高血糖,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胰岛素原向胰岛素转化过程存在缺陷。

上一篇:那格列奈与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 下一篇:Ghrelin在离体大鼠胰岛中抑制胰岛素分泌和上调Kir6-2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