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杂志》官方网站

20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糖尿病杂志 > 2009年 > 10期

Mauriac综合征一例

来自:中国糖尿病资讯网  编辑:zhaochun|点击数:|2010-02-24

Mauriac综合征即侏儒、肝大、肥胖、青年型糖尿病综合征,是由于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生长发育和智能发育落后、肝大,也称糖尿病性假性侏儒[1]。Mauriac综合征临床非常少见。上世纪 80年代以后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提高和胰岛素的应用,Mauriac综合征就更加少见。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20岁。14年前确诊为1型糖尿病,一直使用诺和灵30R皮下注射,入院前剂量为早12U,晚10U。血糖控制不理想,最高达26mmol/L,最低时血糖仪(自测)不显示。经常出现心慌、出汗、手颤等低血糖症状。10年前曾因低蛋白血症、腹水住院治疗。无高血压病史。本次因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伴四肢乏力半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82次/分,血压158/100mmHg,呼吸18次/分,身高136cm,体重41kg,腰围71cm,臀围86cm,童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双侧乳房未发育,心肺正常,腹部膨隆,肝在右肋缘下约7cm、剑下10cm可触及,中等硬,边缘锐,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幼稚型外阴,无月经史。实验室检查:肝功:ALT 45U/L,AST 45U/L,TP 53.7g/L,Alb 25.4g/L,A/G 0.9;血脂:TC 12mmol/L,TG 3.27mmol/L,LDL-C 9.6mmol/L,ApoA 2.38g/L,ApoB 2.33g/L;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三项、垂体六项激素均在正常范围;HbA1c 16%;尿常规:糖4+,蛋白2+,酮体+;血、便常规正常;24小时尿总蛋白6.47g/L,UAER1623μg/min,Alb899mg/L;双腕关节X线片:双手诸骨改变,结合病史考虑糖尿病性骨病;腹部B超:肝左叶上径约11.7cm,前后径约9.0cm;肋下大,右叶最大斜径15.0cm;肝内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减低,胆胰脾未见异常;经肛门B超:子宫前位,大小约1.21cm×1.19cm×0.91cm,双卵巢均未显示;染色体分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均正常。

入院后诊断:(1)1型糖尿病;(2)糖尿病酮症;(3)糖尿病肾病(Ⅳ期);(4)糖尿病肾病性高血压;(5)血脂异常。遂予消酮降糖,病情稳定后予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三餐前诺和灵R6u+睡前诺和灵N6u)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同时降压、降脂及保肝等治疗,两周后复查肝功正常,空腹血糖5~7mmol/L,餐后血糖6~8mmol/L,血压130~150/85~90mmHg,双下肢水肿好转出院。

出院后半年随访情况:身高139.5cm,体重40kg,肝右肋下3cm,剑突下5.5cm,乳头乳晕有发育,可触及乳核。外阴无阴毛,双下肢压陷性水肿,无月经来潮。UAER 3799μg/min,Alb 2735mg/L,Cr 8.7mmol/L,A/C 311。

出院后1年随访:身高142.5cm,体重50kg。肝右肋下1cm,剑突下3cm。乳头乳晕如前。外阴及月经如前。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午后随机血糖2.9mmol/L,将午餐前诺和灵R减至4U,早、晚餐前诺和灵R6U,睡前诺和灵N6U。

讨论:本综合征的发生被认为是青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长期未获得足量的胰岛素治疗所致。胰岛素本身有促生长作用,当胰岛素缺乏时,使大量蛋白质异生成糖,导致生长障碍。由于高血糖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脂肪代谢异常,肝活体组织可见大量肝糖原,脂肪沉着,出现肝大[2,3]。由于长期胰岛素不足导致反调节激素皮质醇的分泌增多,临床上出现类库欣综合征的表现:肥胖、满月脸、腹部脂肪堆积[4]。临床上Mauriac综合征很少见。该例患者符合该综合征的诊断要点:(1)1型糖尿病患者为青少年、儿童;(2)因长期血糖控制不良而致肝大、生长障碍、库欣综合征等表现,血糖良好控制后可获得缓解和改善。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糖代谢紊乱纠正,生长发育迟缓得到改善,身高增加6.5cm,女性第二性征有所发育,增大的肝脏回缩,肝功能正常。但该例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已出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Ⅳ期),有大量白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虽血糖已控制良好,同时予降压等综合治疗,但出院后随访发现尿蛋白持续存在,提示该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因此,无论对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要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达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上一篇:血红素氧合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