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糖尿病资讯网 编辑:zhaochun|点击数:|2011-10-10
栏目:执行主编专栏
作者:李月红 王梅
作者单位: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通讯作者:王梅,E-mail:wangmei1949@163.com
【摘要】 目的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PPAR-γ的选择性配体,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因其可引起浮肿、钠潴留而使用受限。本研究探讨该类药物引起浮肿的机制及其传导通路 。方法 兔肾近曲小管在吡格列酮(0.03、0.3、3μmol/L)及PPAR-γ拮抗剂(5μmol/L GW9662)或MAPK抑制剂(10μmol/L PD98059)作用下,观察Na+/HCO3-转运活动度及HCO3-重吸收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ERK的磷酸化。结果 (1)0.3 μmol/L吡格列酮刺激兔肾近曲小管Na+和HCO3-的转运和重吸收,该刺激作用被MAPK抑制剂或PPAR-γ拮抗剂阻断。(2)0.3 μmol/L吡格列酮引起ERK磷酸化,被MAPK抑制剂或PPAR-γ拮抗剂阻滞。结论 在兔肾近曲小管,通过PPAR-γ依赖的ERK磷酸化介导吡格列酮引起的肾近曲小管Na+和HCO3-的重吸收。
版权所有:《中国糖尿病杂志》社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邮编:100034 电话(传真):010-88505683
中国糖尿病杂志社版权所 京ICP备11029051号-1 Powered by JiuduCMS 技术支持:九度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