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糖尿病杂志 编辑:zhaochun|点击数:|2011-05-13
UKPDS研究表明,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胰岛功能只残存50%。而在确诊的6年后,胰岛功能已低于正常的25%。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
在2004-2006年期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需进行胰岛素治疗。而胰岛素治疗带来的益处,UKPDS给予了最权威的解答: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就意味着糖尿病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下降21%,意味着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事件减少了21%,心肌梗死减少14%,微血管并发症减少37%,大血管并发症减少了37%。然而,在UKPDS进行的过程中,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有27%的患者起初都是拒绝的;在DAWN研究中,有54.9%的胰岛素初使用者担心进行胰岛素治疗的可能;同时,在一篇系统综述中,几项回顾性数据的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仅为63±24%,这与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依从性73%-86%,相差甚多。
上述几项数据,清晰的表明,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通过对文献回顾的方法,现对有关胰岛素治疗的障碍、如何改善依从性以及一些自我管理技能技巧综述如下:
1.胰岛素治疗的障碍:(1)心理性胰岛素抵抗(PIR):PIR用以描述患者由于一些心理原因,如害怕疼痛、低血糖、担心病情已到“晚期”、对长期注射的恐惧、对掌握胰岛素治疗失去信心、给生活带来不便、担心他人发现而影响自己的工作等,从而尽量延迟开始胰岛素治疗时间的心理障碍被称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2)医生和/或护士(Providers)对胰岛素治疗的“抵制”和延迟,这方面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造成:①受传统降糖阶梯方案的干扰,逐步实施降糖方案,以致最后才实施胰岛素治疗。②在目前情况下,究竟是否应该尽早行胰岛素治疗(强化治疗),仍存有异议,医生和/或护士,不知何时实施胰岛素治疗方案。③担心一些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主要为低血糖和肥胖,这有可能会令他们“对簿公堂”。(3)医疗花费以及医保体制:胰岛素费用逐年上升,同时医疗卫生保健体质不够完善,医疗保险覆盖地域小,覆盖药物种类窄,进而使得无数患者无法及时、规律就医,接受治疗。
2.针对上述情况,可以从患者、医生两方面入手改善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1)针对患者:进行教育,如胰岛素药物的一些信息的传达、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以及胰岛素笔的诞生—无痛注射等等。同时鼓励他们多与医生沟通,从而能让医生捕捉到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最重要原因何在。(2)针对医生:①改变胰岛素治疗的理念,血糖仍然控制不佳时,应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②与患者的沟通、传达信息、切实探讨发生低血糖时该如何急救、推荐患者使用胰岛素笔等等。
3.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改善,可改善血糖的控制。同时需注重患者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自我管理技能技巧的培训。(1)胰岛素治疗:“三位一体,优化胰岛素治疗”,其中,胰岛素注射技术最为重要,需正确选择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正确选取胰岛素注射深度以及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手法。(2)监测:血糖的监测——血糖仪、CGMS;尿糖的监测(依从性最好)(3)运动:根据ADA与ACSM2010发布的指南,运动前,若监测血糖值低于5mmol/L,运动前需进食碳水化合物,一般来说,进食15g的碳水化合物。但具体的量,需依据与胰岛素的注射量、运动量来决定。(4)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低血糖的识别以及肥胖的预防,如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
版权所有:《中国糖尿病杂志》社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邮编:100034 电话(传真):010-88505683
中国糖尿病杂志社版权所 京ICP备11029051号-1 Powered by JiuduCMS 技术支持:九度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