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空腹血糖受损下限切点对重庆地区人群代谢状态的影响
来自:中国糖尿病资讯网 编辑:zhaochun|点击数:|2008-12-16
论文题名(英): The best cut point of IFG and effects of its change on the statues of metabolism among Chongqing adults in China
作者: 张素华 任伟 李蓉 龚莉琳 李革 李启富 卢仙娥 汪志红 陈静 包柄楠 杜娟 王继旺 吴豪杰 白小苏 ZHANG Su-hua REN Wei LI Rong
作者单位: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刊名: 《中国糖尿病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出版年份 /卷 /刊期: 2006 / 14 / 1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糖调节受损 ROC分析 切点
摘要: 目的寻找预测2型糖尿病(T2DM)和糖耐量减低(IGT)发生的最佳空腹血糖受损(IFG)下限切点及其对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局部地区3189例既往无糖尿病史的自然人群的空腹血糖(FPG)进行ROC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进行糖脂代谢调查和分析. 结果预测T2DM和IGT发生的最佳IFG下限切点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和0.728.用FPG来预测T2DM和IGT,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好的点分别为5.6 mmol/L和5.2mmol/L.在负荷后2 h血糖(2hPG)<7.8 mmol/L人群中,与FPG<5.6 mmol/L亚组比较,FPG5.6~6.1 mmol/L亚组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分别增加了53%、54%、60%和126%.IFG下限切点下调前后,糖调节受损(IGR)各亚组组分的代谢特征不改变. 结论将5.6mmol/L作为IFG的下限值适用于中国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