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杂志》官方网站

20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糖尿病杂志 > 2005年 > 5期

非对称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颈部及球后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来自:中国糖尿病资讯网  编辑:zhaochun|点击数:|2011-10-10

论文题名(英): Hemodynamics in cervical and retrobulbar vessels in patients with asymmetric diabetic retinopathy

作者: 郑建秋 滕岩 于旭辉 ZHENG Jian-qiu TENG Yan YU Xu-hui

作者单位: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医院

刊名: 《中华糖尿病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出版年份 /卷 /刊期: 2005 / 13 / 5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双眼非对称性改变与双侧颈部及球后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12例非对称性DR患者双侧颈动脉的粥样斑块情况,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管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及视网膜中央静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 结果背景期DR(BDR)眼侧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41.7%(5/12),增殖期DR(PDR)眼侧为66.7%(8/12),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0).PDR眼组眼动脉的PSV(27.2±12.2 cm/s)、EDV (6.2±2.7 cm/s)比BDR眼组PSV(20.0±5.3 cm/s),EDV(5.3±2.2 cm/s)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眼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 (8.4±2.1 cm/s)、EDV(2.7±0.7 cm/s)比BDR眼组PSV(6.4±1.8 cm/s),EDV(2.0±0.5 cm/s)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双眼灌注不平衡是导致非对称性DR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一篇:血色病并发糖尿病和充血性心衰 下一篇: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谷氨酸转运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